最近,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科學家發現,喝飲料的時候,空嚼幾口再吞下,也能增加食物熱效應(DIT),等于是減少了食物的熱量。聽著是個很懶的減肥技巧呢。
01
什么是食物熱效應
食物熱效應即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。人體在攝入食物的過程中,由于要對食物中的營養素進行消化、吸收、代謝轉化等,需要額外增加能量消耗,同時引起體溫升高和熱量散發。
簡單來說,就是消化食物所需要消耗的熱量。
我們把食物嚼碎、咽下,然后對食物中的營養素進行消化吸收、代謝轉化都會額外消耗熱量。
這種效應會增加身體散熱,所以吃完飯后,我們的體溫會略有上升。一般在進食1小時后產生,約3個小時后達到最高峰,小時左右恢復正常,蛋白質類食物的熱效應持續時間更長,可達7~8小時。
冬天,很多人說“吃點東西,身體就暖和了”,就是利用食物熱效應來御寒。
02
怎么計算食物的熱效應
減肥時,計算食物熱量的同時,可千萬別忽視了食物的熱效應。
碳水化合物食物的熱效應為本身產生能量的5%-6%,脂肪為4%-5%,蛋白質為30%-40%。更通俗地講,當你選擇攝入蛋白質的時候,在吃的過程中就已經消耗它的1/3熱量了。
江湖上流傳這么一種說法:吃東西本身是消耗熱量的。吃掉一個蘋果,消耗掉的熱量,比蘋果本身還多,所以蘋果是負能量食物,會越吃越瘦。事實上,沒有哪一個食物吃下去,消耗的能量比吸收的還多的。雖然不同食物的熱效應是不同,但是熱效應最多的也就是占到自身能量的1/3的蛋白質。
食物熱效應能幫助你消耗一小部分能量就知足吧,畢竟是不運動,僅僅靠吃消耗的啊!
03
如何利用食物熱效應減肥
雖然不存在負能量食物,但是要知道,低卡食物還是存在的。大部分的蔬菜,卡路里數都不高,水果里面像蘋果、桃子、柚子等都比較低。
日常三餐可以適量增加一些蛋白質的比例,而三餐以外的加餐可以首選比如雞蛋(只吃清不吃黃)、雞胸絲、無糖酸奶、牛奶之類的食物。這些都可以加大你的食物熱效應,促進你的新陳代謝。
進食的時候,細嚼慢咽能增加DIT,多消耗熱量。避免食用菜和主食混在一起的單品料理,比如蓋飯、拌面,更容易被快速咽下去。
我們日常還可以通過多喝水來減肥,畢竟水本身不帶有任何熱量,卡路里為 0。
?著作權歸歐陽玉桂所有
易開得管線機Q1G有問題,來看這篇文章。
2025-09-09
74
琳瑯滿目的母嬰凈水器,如何才能選到一臺真正合格的?
2025-09-04
114
一臺廚房凈水器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后,生活會發生哪些改變?
2025-09-03
109
你還在為更換廚下凈水機濾芯而煩惱嗎?易開得金蛇S5 1200廚下凈水機為您解憂。
2025-09-02
76
很多人對機器換濾芯的價格存在疑問,我們今天來聊聊。
2025-08-27
121
再好的凈水器,濾芯用久了也是要及時更換的。
2025-08-26
181